新闻中心

创新驱动发展 实干书写担当

—矿山机械公司获评伊旗2024年度优秀成长企业

作者:矿山机械公司 刘伟    点击:532次    字数:1707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7日   

  2025年2月8日,在伊金霍洛旗重大项目推进暨招商动员大会上,鄂尔多斯市神东天隆矿山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矿山机械公司”)凭借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突出贡献,获评“2024年度优秀成长企业”。作为一家深耕矿山装备制造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矿山机械公司以“创新驱动、产研融合、绿色智造”为核心战略,走出了一条从传统制造向高端智造的转型之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注入强劲动能。

   科技筑基:平台+投入,打造创新生态链

  矿山机械公司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基石,近两年累计投入研发资金1300万元,开展技术攻关项目20余项,覆盖产品研发、工艺优化、设备改造等领域。公司构建了“双中心、双认证”的创新体系——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分别聚焦“高端截齿研发”与“矿用产品设计”,并通过“高端截齿研究开发中心”“高端矿用产品工业设计中心”资质认证,成为自治区矿山装备技术创新的标杆。

  在制度保障上,公司通过《科技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制度》等政策,激发团队活力。目前,技术团队拥有高级工程师4名、外聘专家教授3名,形成了一支“产学研用”协同的复合型人才梯队。2024年,公司新招聘5名专业大学生,并联合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共建“产教融合基地”,为持续创新储备智力资源。

  成果突围:专利+标准,抢占行业话语权

  矿山机械公司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神东天隆集团首家实现六大体系认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知识产权、两化融合、能源管理)的企业。目前,公司已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另有12项专利处于受理阶段。其参与的《凿岩机用接杆钎尾》《掘进用截齿》等团体标准制定,打破了集团在行业标准领域的空白。

  在安全认证领域,公司完成液压油缸、矿用胶带运输机等30余项产品的“安标认证”,并成为集团内首个具备煤矿设备整机生产资质的企业。其智能皮带运输机系列产品通过21项型号认证,2023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实现从“零件代工”到“整机智造”的跨越。

  技术破局:跨界+融合,突破产业瓶颈

  面对传统业务增长乏力,矿山机械公司以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为突破口,攻克陶瓷基粉末涂层技术,成功研发新一代高端截齿,彻底替代进口产品,每年为神东煤炭公司节约成本超500万元。此外,公司依托激光熔覆技术拓展液压油缸再制造业务,在中煤集团、神东煤炭等企业实现规模化应用,开辟高端制造新赛道。

  在智能化转型中,公司开发的胶带运输机预测性维护系统、煤矿电子围栏已在多个矿井试运行;截齿智能存储系统进入样机制造阶段,预计投用后可年省人工成本300万元。这些创新成果标志着矿山机械公司从“设备供应商”向“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转型。

  协同创新:平台+联盟,激活产学研动能

  为突破技术壁垒,矿山机械公司牵头成立内蒙古神东天隆智能制造与再制造研究院,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等6所顶尖高校,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研究院聚焦再制造产业,已落地超高速激光熔覆、绿色免维护制造等项目,填补集团研发平台空白。同时,公司与内蒙古科技大学、太钢集团等合作开发高强高韧钢、不锈钢焊接技术,推动产品向采煤机刮板、矿车斗齿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与西安奥奈特合作的“绿色免润滑技术”项目,破解了机械润滑污染难题,为无人化矿山建设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未来图景:多元+绿色,锚定千亿目标

  矿山机械公司以“绿色工厂”认证为起点,通过光伏屋顶、余热回收等技术实现单位产值能耗下降37%。未来,公司计划依托研究院平台,向新能源装备、智能制造领域延伸,并加速智能化矿用设备研发应用进程,目标建成西北最大矿山装备服务型制造基地。

  从“零件加工”到“整机智造”,从“传统制造”到“绿色工厂”,矿山机械公司的蜕变印证了“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科技兴蒙”战略指引下,这家企业以“蒙古马精神”为底色,用实干与突破书写了新时代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答卷。


Copyright© 2019 神东天隆集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50002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