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百 炼 成 钢 的 产 业 先 锋 

——记大海则煤矿综采队

作者:綜合办公室 石峥嵘    点击:4368次    字数:3886    发布日期:2017年10月18日   

在茫茫的神东煤海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一支由来自于天隆集团公司各产业板块的34名员工和15名劳务工组成的队伍,他们平均年龄31岁,80%以上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在他们身上透着一股子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韧劲和一往无前的冲劲儿,也有一种不怕苦、不怕累、舍生忘我的拼搏精神,他们可能是煤炭工人中最不起眼的一个群体,他们却是战斗力最强的煤矿工人团队之一,再大的坎儿也绊不住他们前行的脚步,再泥泞的路他们也要奋力走出自己的风采,他们用百折不饶的钢铁意志描绘着宏大的奋进蓝图,他们就是神东天隆集团大海则煤矿综采队的员工师傅们。

2014年底,在煤炭市场持续疲软下行的形势下,为了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降低大海则煤矿生产运行成本,集团公司在充分调研论证、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及岗位意向的基础上,决定成立大海则煤矿综采队,并成立了由集团公司生产技术分管领导及相关业务部门、大海则煤矿负责人组成了的筹建工作小组,紧锣密鼓地开展队伍组建工作,经过严格的筛选,就这样天隆集团一支年轻的队伍成立了,为一群年轻人实现梦想、成就自我、创造价值搭建起了平台。

队伍成立之初,由于成员都是从天隆集团公司内部不同的业务产业板块抽调过来的,真正实际从事过煤矿综采生产作业的人员不足四成。“如何让这样的队伍创造效益?”成为了摆在大海则煤矿全体干部员工面前的一道难题,也让这支年轻队伍的年轻人们感到了巨大压力。在神东天隆集团公司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大海则煤矿跟据综采队人员的业务掌握情况(包括人员来源、煤矿综采生产工艺了解情况、煤矿综采生产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等),将人员分组进行业务培训,同时又将队伍里从各煤矿抽调过来的煤矿综采熟练工进行了分组,深入开展 “师带徒”工作,全面提升业务培训效率,并对人员业务学习培训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坚持做到 “不合格不上岗”、“优胜劣汰”。通过开展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以及严把人员素质关,所有人员全部考核合格,符合上岗条件,队伍迅速投入到了安全生产工作中。由于人员新、设备新、条件新、工艺新,在薄煤层小采高安全生产中,大海则煤矿综采队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和难题,集团公司非常关注这支队伍的成长,矿里高度重视队伍的运行管理,全力以赴帮助和支持综采队开展工作,积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深入周边企业虚心考察学习小采高生产管理经验及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特别是为了快速解决安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确保煤炭生产工作正常进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谢伟(时任天隆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带领相关技术人员在矿上蹲点指导,与大海则煤矿相关负责人一同入井带班,协助综采队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大海则煤矿矿长张槐森连续深入生产一线,率先垂范地以一名老矿工的身份与综采队员工并肩开展技术攻关,给综采队员工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为他们开展工作振奋了信心、鼓足了干劲,更为全矿干部员工树立起了榜样。“越困难、越较真,能吃苦、有担当”,这是年轻人的风采,更是大海则煤矿综采队员工一贯的性格特征与态度,他们在集团公司和矿里的关心与支持下,艰苦奋斗、迎难而上、锐意进取,以最快的速度适应了复杂的作业环境、掌握了设备性能和采煤技术、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题,实现了高效稳产的目标,逐步成长为了天隆集团生产创效的一支主力军。



成长中的大海则煤矿综采队始终以“追求卓越”为奋斗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深入总结和汲取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及好的做法,不断地“强管理、抓创新、重效率、促提升”,为大海则煤矿实现一个又一个安全管理与生产创效目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严抓安全,狠准治理。大海则煤矿综采队始终坚持“安全为天”的理念,积极创新安全管理模式,突出重点 ,“准、狠、稳” 地抓隐患治理。班前对11种隐患人认真进行排查、班中对现场安全隐患拉网式巡查整改、班后认真开展安全生产评估,这是综采队一直坚持并延续下来的安全管理传统,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许多问题都是在这一连贯过程中发现和解决的,实现了对井下作业人员分布、现场隐患整改、安全管理执行、单岗作业人员和零散作业人员动向等情况全程监管,保障了安全生产有序推进。综采队始终以加大制度执行力度来强化管理,面对严厉的考核和问责机制,每一名综采队员都深有感触,任何人想把问题留给下一班解决简直是痴心妄想,这样做的后果只会面临严厉的问责和惩罚,这驱使综采队员工们把主动工作作为了一种常态,把“当班问题当班解决”作为了基本的行为准则。翻开综采队隐患排查记录册,条理清晰地记录着每一条隐患的发现时间、整改完成时间、整改责任人等信息,与之相匹配的是“钻牛角尖式”的现场盯办,这也是综采队对待安全隐患的一贯态度与作风,综采队三年来的安全管理工作水平逐年上台阶,隐患闭合整改率连续达到了100%,为大海则煤矿整体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做出了突出了贡献。

革新技术,优化生产。大海则煤矿综采队自成立以来便从事薄煤层小采高综采生产,一直坚守在最大采高不到2米的生产一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复杂,生产组织难度大,在成本管控、安全管理与煤质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多不利因素,特别是今年进入43207工作面以来,由于煤层采高不到1.5米煤层,综采队员工工作的环境愈发复杂艰难,他们每班都要在工作面持续侧头弯腰作业8小时以上,因设备最低采高远远大于可采煤层厚度,导致煤炭矸石含量大,煤质水平远远不能达到销售需求。为解决这些问题,综采队按照集团公司和矿里的工作要求,不断转变工作思路和生产工艺,在集团公司的全力帮助和支持下,经过大海则煤矿技术攻关小组的反复研究论证及周密的部署,综采队密切了与调度、机运、煤场等系统的配合与协作,通过采取实施“一煤双割、分装分运”的采煤工艺(即第一刀前后滚筒同时沿顶割煤,支架滞后尾滚筒1至2架拉架,不推溜;第二刀前后滚筒同时割底煤,推溜,以完成一个生产循环),有效提高了煤质水平,减少了煤炭入洗选系统的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

强化管理,提升效能。管好机电是保障生产正常运行的基础,在大海则煤矿综采队员工的眼中,机电设备是团队最重要的一份子,他们对待设备犹如对待自己的亲人,百般爱护,用心维护,精心呵护。在执行集团公司和矿里各项机电设备管理制度的同时,综采队进一步加大了包机制执行力度,明确了各岗位工种的职责,将包机人考核情况与工资二次分配相挂钩,进而起到了良好的激励与促进作用。为了提高机电设备运行效率和管护能力,综采队的员工们自觉主动开展设备自修工作,凡是自己能修理的设备坚决不委托其他人(或机构)维修,一有时间他们就翻阅资料、反复拆解废旧设备,了解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改造转载机落地槽、桥身段及刮板运输机机头卸载点,解决了因设备设计缺陷导致的转载机被压死、底链反水及刮板运输机底链严重拉回煤等问题,降低了机械事故率和生产成本,提高了安全系数。建队近三年来,综采队机电设备运行平稳,高质量地实现了“9251680”考核达标(其中,设备完好率达98.7%,较考核指标提高了6.7个百分点;待修率为1.3%,较考核指标低3.7个百分点;事故率为0;故障率为0.45%,较考核指标低5.55个百分点;开机率为88.2%,较考核指标提高了8.2个百分点),未发生任何二类以上机电事故。在队伍建设工作中,大海则煤矿综采队将推行“师带徒”制度、开展技术传、帮、带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员工的专长和特长,根据员工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实施“师带徒”,实现了员工间取长补短、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民主管理,凝聚力量。按照大海则煤矿建设和谐矿井工作安排及矿党委开展“连心党建”工作要求,大海则煤矿综采队围绕安全生产中心任务,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定,不断转变管理思路和工作模式,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员工做各项工作的主宰,让党员成为安全生产的先锋”,这是综采队实施民主管理的基本准则,在开展各项工作(活动前),充分征求员工的意见,日常队务决策邀请党员和员工代表参与,确保各项工作决策的科学性和广泛性。坚持班组“四通过”、“五公开”,把班组考核计分、计奖、计罚、计薪等张榜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切实做到队务公开、公正、公平,全面营造和谐有序的安全生产氛围。

在今年6月份召开的集团公司生产技术现场交流会上,与会领导及相关部门、煤炭生产单位负责人对大海则煤矿在安全生产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一致肯定,特别是对大海则煤矿综采队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年轻队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集团公司分管生产副总经理谢伟在会上动情地说:“大海则煤矿综采队这群年轻人能够在天隆环境最为艰苦、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矿井中,吃苦耐劳,稳扎稳打,默默奉献,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他们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他们的精神是天隆精神一个最宝贵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去借鉴、发扬和传承……

“男儿当自强”。在大海则煤矿生产一线,我们看到综采队员工保持弯着腰、侧着头的姿势,持续超过8小时熟练地穿梭在高度不足1.5米的工作面忙碌作业,支架工躺在支架掩体里检修的身影,令人顿时肃然起敬,或许这就是对“大丈夫能屈能伸”这句古语最生动形象的诠释,因为他们用今天的“屈”创造了价值,点靓了自己人生,为天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良好的成绩让自己的腰板在明天挺得笔直……


“心中想干的事只要付诸实际行动去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大海则煤矿综采队这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的团队在艰难的环境中历练了自我,锻造了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金刚之身和永不言败、甘于奉献的钢铁意志,他们忠于自己的事业,在艰苦的岗位上真抓实干,以最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我,逐步将团队打造成为了天隆煤炭产业发展的一支先锋队。



Copyright© 2019 神东天隆集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50002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