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之路:武家塔露天煤矿建设用地报批攻坚纪实
作者:武家塔煤矿 陈媛媛 点击:78次
字数:2121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4日
2025年7月8日,伴随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呈报国务院的《关于内蒙古神东天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家塔露天煤矿露天开采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土地征收的审查报告》拟稿完成,标志着武家塔露天煤矿临时用地转建设用地取得了阶段性突破进展,向建设用地报批成功迈出了最坚实一步。
武家塔露天煤矿正书写着一段关于土地报批的破局故事。当临时用地逾期的罚款压力如悬顶之剑,当“第一个吃螃蟹”的开路者身份伴随未知挑战,煤矿立足民生情怀、技术攻坚与政策钻研,开辟了鄂尔多斯煤矿建设用地报批的新路径,成为区域内成效最显著的示范样本。
破题:从罚款危机到制度创新的必然选择
2024年4月,武家塔露天煤矿面临一道严峻选择题:临时用地逾期将面临每亩数万元的高额罚款,若按矿区面积计算,总额将达数千万元。“这不仅是经济成本问题,更关乎企业依法合规持续发展。” 矿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形成共识:唯有推进建设用地报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手续制约的关键性问题。
这一决策背后,是对政策的深度的精准研判— 建设用地报批不仅能规避罚款,更能将临时用地转化为合法建设用地,为矿山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但眼前的现实是:鄂尔多斯市尚无煤矿完成此类报批,没有先例可循,政策壁垒、技术难题、群众协调等多重挑战如同拦路虎。“做第一个闯路者,难,但必须干!” 一声令下,一支由技术骨干、政策专员、协调能手组成的攻坚团队迅速集结。
破冰:八部门函询与千次沟通的 “钉子精神”
项目启动初期,土地补差协议签署成为首道难关。部分村民对政策不理解,担心土地权益受损。党委书记蒙晓超和党政办公室主任张峰积极对接驻地政府,深入村民代表家中,从政策法规、村民权益、长远利益等方面向村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宣讲,最终得到了村民一致认可,签字同意。
更艰巨的挑战在于跨部门协调。项目需函询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等八个部门,每个环节都可能因政策理解差异停滞。矿党政办主任张峰等采取“驻点盯办”策略:在自然资源局审批窗口旁租下临时办公室,“蹲守” 两周直至获取用地预审意见;为协调中石油压覆油气矿权协议,把飞机、火车当成公交车,周而复始往返于西安、呼市等地,哪有状况都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以“钉钉子的精神”最终实现了关键突破。2024年5月,压覆矿权协议正式签署,为项目报批扫清重大障碍。
攻坚:4000 坐标与国家清单的技术突围
2024年7月,当报批材料即将上报时,自治区“一张图”系统的坐标误差让所有努力面临归零风险,系统显示图斑与实际用地存在偏差,若按此上报将直接导致审批驳回。“当时大家心都凉了半截,但技术出身的党政办主任张峰拍板:“数据不会说谎,我们自己核!”他连夜调取卫星影像与现场勘测数据,调用各种关系不分昼夜虚心向专家、同学同行请教,对 4000 余个坐标点逐一比对,拿出有力的数据支撑,最终成功取得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出具的支撑性文件,成为后续审批的关键技术依据。
在国家重点项目清单申报中,团队更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他们梳理矿山对国家能源保供的贡献数据,先后多次赴自治区发改委、自然资源厅对接,为等旗局的分管领导下班沟通,在会议室从下午等到深夜。正是这种执着,让武家塔煤矿建设用地项目成功列入国家重点项目清单,享受审批绿色通道。
破茧:从疑似违法到保供典范的逆转之路
2025年初,项目进入关键审批阶段时,系统预警显示 “武家塔存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疑似违法用地”。这一标签若坐实,将直接终止报批程序退回当地政府。武家塔煤矿迅速启动应急机制:一方面对接自治区能源局、自然资源厅,调取煤矿历年来的保供数据与合规生产证明;另一方面梳理国家关于能源保供企业的支持政策,通过部委、厅局的保供文件最终说服有关处室领导,取得的合法用地的可靠支撑。
破界:示范效应背后的发展启示
2025年6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用地审批同意内蒙古神东天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家塔露天煤矿露天开采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2025年7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呈报国务院的《关于内蒙古神东天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家塔露天煤矿露天开采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土地征收的审查报告》拟稿完成。至此,随着最后一页审批文件的盖章,武家塔露天煤矿正式成为鄂尔多斯市首个完成建设用地报批的煤矿企业。这场历时16个月的攻坚战,不仅为企业规避了数千万元罚款,更创造了多项 “第一”:鄂尔多斯市第一个将煤矿用地列入国家重点项目清单,第一个通过技术复核修正省级系统误差,第一个在疑似违法状态下实现合规逆转。
“现在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在于把‘硬骨头’拆成‘细颗粒’,政策上钻透、技术上做精、沟通上做实。” 矿长刘海兵总结道。如今,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已将该项目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推广。从临时用地逾期危机到区域示范标杆,武家塔露天煤矿的破局之路,不仅是一部企业合规发展的奋斗史,更成为资源型地区探索土地管理与能源保供平衡的生动注脚。